一開始知道這個名詞,我直覺的以為那是給特殊嬰兒學的,進一步了解後,才知道嬰兒手語原來是讓牙牙學語的嬰兒用簡單的手勢(signs)取代困難的口語表達,也就是說,父母可以在嬰兒會說話之前就可以用手勢和嬰兒溝通。看了幾則網路的影音記錄和"門不當戶不對"第二集,這些小嬰兒比劃起來還真有模有樣的呢!

聽起來很有趣,方法看起來也不困難,就是父母先學,然後在與嬰兒的互動中一邊說一邊比,大約6-10個月大的嬰兒就會開始對學習手勢有興趣。我上台灣的網站,發現有二個問題,一是嬰兒手語的課程只有台北有開班,不住在台北,我只能自立自強。二是手勢的內容以西方語言文化為基礎,例如字母字KIWI,以手指比出K、I、W、I來表示奇異果等等,而我們的母語環境為中文,這樣孩子會不會語言混淆呢(註一)?

於是我決定以自己的文化邏輯,先簡單的試幾個手勢給小寶妮學。當小寶妮7個多月的時候開始對學習手勢產生很大的興趣,第一個學的就是拍手,表示很棒。接著我觀察他會使用食指比東西,於是我教他搖晃食指比"NO",將食指擺在嘴前表示小聲"噓",慢慢地他也會主動模仿大人揮手"byebye",叫貓咪"來"等動作。

經過幾個月的試驗,我發現小寶妮對手勢依然興致高昂,可是小寶妮的手指到現在14個月了仍然只能比出"1"來,無法學習像KIWI這樣繁複的動作,加上口說語言同時發展,小寶妮能口說的字已經遠多過手語的字,因此有些重複的字彙小寶妮可以用說的就不見得想用比的。另外,大人教的手勢經過小寶妮的腦袋和小手,經常轉換成他自己的一套,例如我們教他比"小聲噓",他總愛借題把食指插進嘴裡啃兩下,同理,我們教他用時指比臉頰表示可愛,他則喜歡比在耳朵順便摳摳耳朵的洞,跟他講"可愛在臉臉",他會先比在臉上然後在慢慢挪回耳朵,摳耳洞二下(或者他根本就認為可愛就是要挖耳洞?)。

此外,除了我們慣用的手勢,小寶妮也有自創品牌。問他"怎樣高興、怎樣開心?",他都會甩動二雙手掌;他要大人幫他開瓶蓋,他的手指會像算命的一樣,五隻快速的前後晃動;他認為洗頭有泡泡,所以搓一下頭再把手掌攤在眼前就是"泡"的意思;書本裡其中一個寶寶會雙手摸頭,走在路上看到寶寶他就會雙手摸頭;舉凡戴在頭上的東西就表示漂亮,所以每當大人說到漂亮二字,他就會用手亂搓頭髮一通。

還有,就是寶寶的想法。目前為止,小寶妮使用有限的口語和手語表達,已經足夠表達所謂的"想法"。事實上,我經常問他好不好或要不要,他其實沒什麼"意見",而他真正盧起來的時候,什麼手勢溝通都沒用,還是鬼叫。所以即使學會了各種手勢,很多可能流於表演的性質,而沒有實質上溝通的意義。

綜合以上,我想,學習嬰兒手語不只是手勢的背景文化問題,寶寶本身的個性喜不喜歡學習手勢,還有寶寶口語發展進程,以及生活環境裡除了媽媽(教手語的人)以外,其他人是否也能理解寶寶的手語表達?這些都與寶寶能否善用手語表達息息相關,缺一不可。

不過我始終也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,寶寶比的有趣,媽媽玩的開心,皆大歡喜就好了。







註一:語言混淆。小寶妮的生活環境有:奶奶的客家話,爺爺的山東國語,爸爸媽媽講國語,英語兒歌以及英語繪本,和NHK唱遊節目的日語。小寶妮將日語歌POWER UP當作"洗頭的泡泡",把剪刀石頭布的布視為"PEEKABOO"...等。當小寶妮的表達除了媽媽其他人都無法了解時,他會對其他人產生疏離感,並且反映在該表達上,會改變自己以迎合他人的理解方式。例如在玩PEEKABOO時,奶奶聽不懂他說"阿布",所以他就改說"加",到後來甚至不願意發出任何聲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米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